欢迎您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上海资讯

高铁首遭晚点 上海地铁、公交、出租车总动员

昨日,开通刚满10天,京沪高铁迎来了首次挑战,山东境内一声惊雷击“伤”了高铁供电线路,北京往上海12趟列车晚点:延误最久的G151次在晚点173分钟后到达,而最后一趟G165次抵达时已是今日00:39。
  
  面对恶劣天气带来的突发状况,以速度比肩飞机、准点率远胜航空著称的京沪高铁是怎样应急的?作为到达站的上海方面是如何处理的?亲身体验等待“煎熬”的乘客有何看法?铁道专家又作何表示?
  
  12趟列车晚点 11趟启用应急供电
  
  据铁路上海局发布的消息显示,因受雷电天气影响,昨日18:10左右,京沪高铁滕州至枣庄段供电线路遭受雷击,造成接触网故障,影响北京往上海下行方向12趟列车不同程度晚点。铁路部门随即开展抢修,19:37恢复正常供电和行车。
  
  而据微博报料,昨天傍晚18:00许,京沪高铁G151次列车在山东境内发生停车断电。随后,该次列车经过短暂运行又停靠在徐州,车内断电超过2小时,空调等均无法使用。有乘客发微博称,全封闭车厢内非常闷热。
  
  此前,在试运营期间,中国北车工程师任刚表示,京沪高铁采用多制式供电模式,主要通过受电弓和接触网供电。一旦接触网出现故障导致停电,将启动列车电池充电设备,可以提供120分钟的紧急照明、通风和通讯用电,在列车救援期间,保障旅客的舒适性。那么,怎么还会有乘客反映车内断电呢?
  
  东方网记者昨天在铁路虹桥站采访中了解到,晚点的12趟列车中,唯G151次出现断电情况,其它列车均第一时间启用了紧急供电。而G151次也是最早爆出暂停运营,且唯一停靠在非车站区域的列车,延误时间在所有晚点列车中最长达173分钟。
  
  23:53,经过漫长的等待,G151次终于抵达上海虹桥站,一位来沪游玩的山东小伙小乔告诉东方网记者:“列车18:00左右开始停靠在路上,车内断电,空调等也都断了,直到20:06才恢复正常,车子是全封闭的,热的不得了。”
  
  公交增开2车次地铁 最晚00:40发车
  
  作为终点站,在得知京沪高铁出现大面积延误的消息后,虹桥火车站启动了应急预案,除在车站加派人手,做好接车、疏导工作外,还在上海市建交委的协调下,与虹桥枢纽HOC和地铁公司及时沟通。
  
  据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交通协调处卫爱民处长介绍,为了应对晚点客流,地铁公司启动了高铁延误保障方案,将2号线虹桥火车站第二班定点加班车推迟至23:30发车,并于00:00和00:30再加开两列加班车,确保晚点旅客可以顺利回家。
  
  同时,从虹桥枢纽开往市中心外滩方向的316路、320路两条公交夜宵线各自增加了2部车;还通过电调的方式,保障虹桥枢纽的出租车供应。此外,市交警总队高架支队也增派警力在虹桥火车站周围加强疏导,防止拥堵。
  
  当天晚上,东方网记者在虹桥站采访了解到,12趟晚点列车中,最早到达的G19次进站时间为22:56,而最晚的G165次抵达时已是今日0:39。为方便乘客疏散,地铁2号线加班最晚00:40才发车。而乘客刚下车,工作人员就在站台上通过广播和喇叭表达歉意,并告知公交、地铁加班运营以及出租车保障情况。
  
  当晚23:21,G153次列车进站,晚点了101分钟。东方网记者在虹桥站3站台到达出口看到,由于抵达时已是深夜,乘客们一脸疲倦,甚至有小孩已在父亲的怀中睡着。大多乘客一下车就直奔地铁、公交、出租车而去,也有乘客先找家餐厅填饱肚皮。
  
  东方网记者在虹桥站换乘大厅看到,铁路和地铁工作人员在楼梯和进出站闸机口疏导,对乘客进行指引。而在出租车候车区域,原本晚间只有少量车子过来排队,在客管处的协调下,成片的车子进来候客,直到01:00工作人员才收工,这里也恢复了夜间的宁静。
  
  乘客:希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
  
  对于高铁晚点的状况,东方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不少乘客抵达后一心直奔目的地而去,对列车因为天气原因发生的异常情况表示理解,但希望这是“第一次”,也是“最后一次”。
  
  市民薛小姐告诉东方网记者,她所乘坐的G153次列车在曲阜东站停靠了1个多小时,被告知“前方无信号”,好在车内有供电,空调等使用正常,“高姐”们也向乘客道歉。薛小姐说:“可能是刚开通运营,技术上存在问题,希望铁路方面尽量予以完善。”
  
  经常出差到外地的张先生则表示,飞机受天气影响较大,与之相比,高铁情况好上不少,且晚点尚属“第一次”,可能是运营经验不足,希望这是“最后一次”。“如果一直受天气等因素干扰,出现晚点状况,我就得考虑是否还是选择飞机出行。”
  
  受晚点影响的还包括中途上车的乘客,一位乘坐G155次列车的周先生说,他们一家三口在沧州西站晚了16分钟才上车,之后列车又在泰安停了很久。
  
  对于供电正常的晚点列车来说,乘客们只是在等待;而供电中断的G151次上的乘客则被闷在了全封闭的车厢内,且存在供水不足。一位林先生在到达虹桥后告诉东方网记者:“我们被困在了车上2个多小时,没电还缺水,工作人员分发瓶装水,却要面临几小瓶大家分。”
  
  一位G151次列车上的“高姐”下车后一脸倦容,她说:“我们不断向乘客致歉,大家也都挺配合;但因为供电中断,车厢内气温逐渐升高,大家逐渐开始烦躁起来。”
  
  此外,虹桥站也有不少黑车“拉客”,不断对晚点到达的乘客进行骚扰,甚至“占领”问讯台,误导乘客。市民赵阿姨向东方网记者投诉称:“我要到龙华医院,他们一直围着我,说出租车调价了,得150-200块,他们只要100块;真当我傻子啊,我平常白天打的去最多60块。”除了交通,住宿和餐饮“拉客者”也不放过,用他们的话就是“能赚钱的我们都做。”
  
  专家:暴风雨时列车供电不足降速
  
  高铁开通后,京沪两地的车程将不到5个小时,可谓“陆地飞行”。为保障安全,京沪高铁采用高速列控系统,相当于指挥列车运行的“大脑”和“神经中枢”。在车控室内的屏幕上,列车运行的车速、停车距离等实时参数一目了然。如果出现超速等异常情况,就会自动报警提醒。车控系统还会针对恶劣天气、地震、异物侵入轨道等突发实时信息整合到车控平台内,来控制车辆运行,保证列车在出现突发情况时第一时间停车。
  
  而对于京沪高铁供电线路遭受雷击后接触网故障,有乘客提出质疑称:“高铁跟地铁运行是一个原理,为什么从没听说过地铁因为雷暴雨出现暂停,高铁却发生这样的事情?”
  
  就此,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表示,高速铁路列车车顶上都有受电弓与25000伏以上的高压接触网相连接,在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,受电弓随着车体的高速运动,很难保持与接触网的正常接触,供电质量就会下降,影响列车的速度。
  
  “目前供电只能通过电网来进行,受电弓除了供电外,还要防止噪声和火花,因此对技术要求很高。普通的下雨没问题,但接触网一旦在暴风雨中有了水之后,原来设计均匀的电压就会发生改变,就不能保持恒定的电压,所以从安全情况考虑,现在只能通过降速的方法来克服这个问题。”孙章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