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性筷子问世以来,因其抛弃式的特质,一度被冠以“卫生筷”的美名。
然而,一条“一次性筷子就真的很卫生吗?”的消息,最近在新浪微博上大热,内容还原了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过程,不消毒不卫生,不利于环保。截至上周末,相关微博已被转发近60000条,引起社会关注。
“晨报·问卷”最新调查显示,占总数82%的受访者明知一次性筷子不卫生,可为了“方便”二字,不少人仍会继续使用。共298人通过网络、街访等渠道,回答了这份问卷。
占总数93%的受访者称平时使用一次性筷子,但频率有所不同。最多人仅是“偶尔”为之,极少数人是“每天使用”。
在被问及“你觉得一次性筷子卫生吗”这一问题时,认为“卫生”的受访者仅占总数18%,“不卫生”的比例高达82%。对此,张小姐的观点有些无奈,“这些一次性筷子总比重复使用的筷子要卫生吧”。“使用者众,放心者少”的原因何在?
占总数60%的受访者是因为“方便”。也有受访者说,或许,在餐厅吃饭,一次性筷子能让自己在心理上觉得“卫生”。而且,有些吃饭的地方只提供一次性筷子。还有33%的人是由于“找不到普通筷子”,仅有5%的受访者认为是“卫生”。
此外,占总数68%的受访者知道一次性筷子有保质期,32%的人则给了否定回答。不少受访者说,如果每家餐厅都能针对餐具做好消毒工作,今后一次性筷子、收费餐具就能取消了。
问卷·寻筷记
这双一次性筷子,这样到你手上
外出下馆子,面前这双一次性筷子从何而来,你知道吗?整整一周,“晨报·问卷”走访本市,试图发现,在筷子背后,还藏着什么。
寻筷:小店每月用掉近千双
上周末,黄浦区一家小菜馆。6张桌子上,都摆放着一个塑料筷筒,里面插着一把一次性筷子。包装是透明的,印着一些红色字体,仔细一瞧,没有生产厂家、没有生产日期、没有保质期。
显然,食客们并不在乎,照样取筷、举筷、下筷。店主也并不在乎,他说,生意好时,这样的筷子一天要用掉几十双,和一次性饭盒一起进货。
隔壁这家,规模稍大,只在外卖时才会使用一次性筷子。进货渠道则是浙江某竹制品厂,每月的用量也在千双左右。
那家浙江某竹制品厂,网页上什么都没有,只有一个厂长联系方式。打过去,对方回复:只批发,不零售。
那么,一次性筷子,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?
批筷:店主自称“总经销”
再次看到这种一次性筷子,是在城隍庙的小商品批发市场。4栋商场只有几家在卖,红色字样、透明塑料封装,一包2元,每包50双。
它们被放置的纸板箱,外包装积了一层灰。稍一留神,有几双偏黄、发青。小老板摇着头说,这几年生意不好。最近天气热,进的更少,夏天竹子放着会发霉。
在方浜中路、人民路,一些一次性餐具的批发店,价格比城隍庙内更便宜,同样的红色塑料封装50双只要1元。“城隍庙的都是向我们拿货。”店主“豁胖”自称总经销。
此前,销路最好,也最便宜的红色塑料封装筷子,从浙江进货,放在仓库,酒店、饭店、食堂都来买。
“都说竹子一年能成材,一棵树要长多久啊,不环保。”离开时,“总经销”店主推销了一种价格较高的品牌一次性筷子,关键是“很干净”。
在淘宝上,一个“皇冠卖家”说,这些筷子“放几个月都没有问题,只要干燥就可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