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全民健身日”前后,上海共有300多项各种各样的活动,吸引上百万市民参与锻炼。
体育,让身体更健康;健身,让生活更精彩。上海积极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全民健身成为体育的民生之本。
15区县已推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
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提出,体育融入民生,是社会的一种进步,“健身锻炼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‘我要锻炼’,是对幸福指数、生 活质量的追求。”
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李建国也认为,全民健身不只事关个人,也事关全民健康、国民体质。他说,让百姓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,理应包括构建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 体系。
站在民生高度,上海于今年1月28日颁布《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》,这是全国首个地方性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。
按照国务院颁布的《全民健身计划》,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,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。经过半年努力,上海已有15个 区县推出了各自的实施计划,成为百姓健身的制度性保障。
杨浦区在上海率先申报创建“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区”,“十二五”期间,将在12个街道内建设百姓健身房、公共运动场,“我们力争在今后5年内将‘体育 人口’比率提高到50%。”区体育局副局长张祥泰说。
重点推动青少年和职工两大人群
政府重视体育民生,重点人群是青少年和职工。
“老年人参与健身的比率最高,超过50%,而青少年和职工是薄弱环节。”李建国告诉记者,近10年来,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。
上海市第2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,7至22岁学生总体肥胖率已超过11.5%,16至18岁学生肥胖率最高达14.8%,且有上升趋势。
为此,上海市教委与体育局联手,打造了小学组、中学组、大学组等不同界别的体育大联赛:中学生篮球联赛共有450支队伍、5100名中学生参加;青少 年足球赛,1000多支队伍、6000多名学生参加;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,2800多名学生参加。“人人运动,学会游泳”达标活动更让5万多学生行动起 来。
为弥补职工体育“短板”,上海市体育局与市总工会合作,推出了“职工体育健身四季大联赛”和“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赛”。阔别19年的“陈毅杯”足 球赛也重新举办。
“希望通过多种举措将这两大薄弱群体带动起来,相信不久之后现状将会改观。”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伟听展望道。
健身实事工程为百姓贴近服务
“在公园、公共绿地新建50条百姓健身步道,完善30家社区活动中心的健身设施。”这是上海市政府2011年10项实事工程的内容之一。同时,在郊区 乡镇,上海市体育局还将探索性地建10座百姓游泳池。
在普陀区宜川街道,首家“百姓健身房”已经试运转。未来5年,100家“百姓健身房”将建在上海市民身边。暑期里,申城共有491家游泳池向社会开 放,其中77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,平价迎客。
“在‘十二五’规划制定过程中,我们越来越明确:体育就是民生,体育工作就是做好服务、优化环境。”李伟听说。